正確認識和挑選太陽鏡
(眼科中心視光門診摘錄整理)
夏日炎炎,太陽鏡漸成現代大眾戶外活動保護眼睛、扮靚麗、顯造型的必備品,既是臉上占比最大的配飾,也是保護眼睛免遭紫外線傷害的一面盾牌。
太陽鏡除了可以有效過濾陽光中的紫外線,還具有延緩衰老的功效。因為在風沙天氣或者強光照射下,人會不自覺地瞇起眼睛,而眼周的肌膚極為脆弱,很容易就會爬滿皺紋。太陽鏡可以保護眼周肌膚不至于曬傷,還可以預防黑色素沉著。
一、致命光線及其危害
太陽鏡可以保護眼睛免受紫外線、紅外線及可見光的損害。下面一起看看這些光線的危害吧。
紫外線——UVA波長400~315nm:傷害到達真皮層,導致皮膚黑,產生白內障和翼狀胬肉等;UVB波長315~280nm:傷害導致皮膚脫皮,點狀角膜炎;UVC 波長280-100nm:傷害導致皮膚癌和視網膜黃斑損傷,造成黃斑變性等,但大部分被臭氧吸收。
紅外線——紅外線是一種熱輻射。不同波長的紅外線對眼睛可產生不同的傷害,較強的紅外線可造成皮膚傷害。
高能量可見光——主要是藍光,會穿過角膜和晶狀體并且接觸到視網膜,對眼睛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傷。
戶外作業大多以男性為主。因此,翼狀胬肉的發病率男性要高于女性;中老年人應更加關注眼健康。長期的藍光照射可能會導致黃斑區變性,造成視力永久損傷。
二、常見的誤區與雷區
太陽鏡的選擇并沒有我們認為的那么簡單,其中有很多門道。佩戴不合適的太陽鏡,不但不能抵抗紫外線,還可以引發白內障、青光眼等眼病。下面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誤區和雷區:
誤區1:顏色深的太陽鏡更能有效阻擋紫外線。鏡片顏色的深淺只會影響人眼所感知的可見光,但紫外線屬于不可見光,所以和透過量沒有必然聯系。有些透明鏡片,因材料性能和特殊工藝也可以阻隔紫外線,而有些深色的劣質太陽鏡,反而不能阻擋紫外線。
誤區2:偏光太陽鏡比普通太陽鏡好。偏光鏡是太陽鏡的一種,可以減少反光。在開車、釣魚、滑雪、滑水、騎自行車時配戴,可以提高視野的清晰度。白內障術后的患者以及對光敏感的老年人,選擇偏光太陽鏡也可以提高視覺舒適感。夏季暴雨天氣開車佩戴偏光鏡更安全,視野更清晰。但偏光鏡也有局限性:配戴偏光眼鏡可能會看不清車內LED顯示屏、GPS和手機屏幕等液晶顯示屏。因此,偏光太陽鏡不能用于駕駛飛機和航船等。
誤區3:老人最好不戴太陽鏡。老年人白天待在戶外的時間可能更長,會更多地接受紫外線的照射。太陽鏡可以預防UV(紫外線)400以下的波段,對于老年人預防白內障或抑制白內障發展具有一定的作用。老年人可盡量選擇茶色或灰色的太陽鏡。
雷區1:3歲以下兒童佩戴太陽鏡。此時期是嬰幼兒視力發育的敏感期,需要不斷接受刺激,多接觸清晰圖像,才能更好地刺激視覺發育。若經常佩戴太陽鏡,可能影響視功能調節,導致弱勢等視力問題。
雷區2:開車時佩戴深色太陽鏡。深色太陽鏡容易過濾掉淺色物體,影響對前車大小和車距的判斷。在緊急情況下,還會延遲視神經對影像分析速度,導致反應遲緩,大大增加危險發生的可能性。
另外,眼科專家提醒:一些眼睛結構前房淺、存在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風險的老年人佩戴太陽鏡有誘發青光眼的可能,不宜佩戴。

三、太陽鏡選擇攻略
市面上的太陽鏡五花八門,價位各異、顏色繁多,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呢?首先,應考慮選擇的太陽鏡滿足減少強光刺激、防紫外線、視物清晰不變形、對顏色識別不失真、能準確辨識交通訊號等基本要求。再者,不同的光學作用,會起到不同的保護效果,個人應根據使用的不同場景和實際需求進行具體選擇。下面是三種不同防護功能的鏡片介紹:
1.染色鏡片
茶色系:顏色柔和,較為舒服,適宜駕車和灰塵、迷霧等天氣。
灰色系:比較中性的精片,適宜駕車和戶外踏青活動。
綠色系:適合眼睛容易疲勞的人,室內外比可使用
水銀系:有反射可見光功能,適合長期在戶外活動的人士,如戶外運動、登山等。
藍色系:不推薦日常使用,可用于海灘曝光浴
黃色系:可以提高對比度,提供更準確的視像,適合夜間行動。
2.偏光鏡片
利用光的波動和傳播具有方向性的特性,將各種因素所造成的刺眼炫光過濾掉,從而阻擋紫外線,提高視覺質量,使周圍景物看起來清晰而不刺眼。偏光鏡片極輕、極薄,且耐沖擊,非常適合駕駛及戶外活動時佩戴。
3.感光鏡片
因為加入了“鹵化銀”這類化學物質,遇上強光照射,無色鏡片就會變成有色,保護眼睛。無光的環境下,又能從有色慢慢變成無色鏡片,適應環境。所以適合需要在室內室外一直佩戴眼鏡的人士。
看完以上這些介紹,您是不是已經學會如何為自己和家人挑選一副太陽鏡了?另外,選購太陽鏡,最好到到符合衛生、光學要求且有許可證的醫院或配鏡專業機構。
|